_900.png)
《經濟學人》是一本專門報導全球時事與商業活動的週刊,內容包括國際新聞、各地政治、環球商業經濟、科技發展、科學新知及文化藝術等,提供具前瞻性的時局預測和精闢透徹的分析評論。
當唐納·川普發動一連串的關稅攻勢,而他的政府又強調美國在亞洲的軍事聯盟實力時,你可能會認為,這段時期對於美國視為主要對手的中國而言,是充滿焦慮的時刻。實際上,來自北京的報導顯示情況更加複雜。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政策正在對中國施加壓力,要求其修正自身在經濟上的錯誤做法。這同時也創造了機會,讓地緣政治格局朝對中國有利的方向重塑。
中國在川普玫瑰園演講後的關稅措施中處於不利地位。若將新加的34%關稅與現行稅率合併計算,總關稅將升至65%—若包括某些額外因素甚至更高。這當中還包括對小型包裹取消免稅待遇這項具爭議性的措施。考量到中國出口仍約占GDP的20%(與2017年相當),這將對中國經濟造成衝擊。中國一貫透過將製造業轉移至越南等國來規避關稅的策略,如今在美國對全球製造供應鏈加強監控的情況下,將變得難以奏效。這場貿易戰發生之際,中國正面臨通縮、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及人口結構不利等挑戰。過去五年來,中共忽視疲弱的內需,並採取限制私營部門發展的政策,這壓抑了經濟動力。中國輸出過剩產能,商品氾濫全球,也因此在亞洲和歐洲激起了不安美國盟友的民族情緒與狹隘民族主義情結。
<內容擷取翻譯自The Economist 5th-11th April issue 2025 Page 9 一文,詳細文章請直接參閱雜誌>